近日,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星空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量子效应及其应用协同中心曾松军教授课题组在近红外二区光学纳米探针的设计与应用方面再度取得新的进展,在国际顶尖期刊Nano Lett.发表题为“In Vivo High-resolution Bioimaging of Bone Marrow and Fracture Diagnosis Using Lanthanide Nanoprobes with 1525 nm Emission”的学术论文。近年来,曾松军教授课题组一直围绕着稀土多功能光学纳米探针的设计及应用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Lett.,2022, doi:10.1021/acs.nanolett.1c04531;ACS Nano,2021, 15, 3201; ACS Nano,2019, 13, 248(ESI高被引); Adv. Sci.2021, 8, 2004391; Adv. Funct. Mater.,2014, 24, 4051 (封面论文); Adv. Funct. Mater.,2015, 25, 7119 (封面论文);等上发表,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17篇。
骨骼作为人体的主要基本结构,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现对骨骼的全范围无创可视化显影对于骨折、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的评估至关重要。近年来,荧光成像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疾病诊断等领域。其中,近红外二区(NIR-IIb, 1500-1700 nm)光学成像由于其高组织穿透深度和高空间分辨率,已成为下一代在体光学成像方法。因此,亟需发展新型NIR-IIb光学探针用于全身骨骼及其相关疾病的成像及诊断。
基于此,曾松军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具有优异NIR-IIb发射的NaLuF4:Yb/Er/Gd/Ce@NaYF4核壳纳米探针,利用该探针,首次实现了NIR-IIb光学引导的小鼠活体骨骼及骨髓的高分辨光学成像,系统揭示了该探针在骨髓中的代谢机制,并进一步实现了NIR-IIb光学引导的小鼠骨折疾病的高灵敏性光学诊断。该研究为设计新型NIR-IIb光学探针实现骨髓及骨骼的高分辨光学显影和骨骼相关疾病的高灵敏光学诊断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
曾松军教授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湖南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及通讯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李有斌(现工作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为本文第一作者,我校硕士研究生文兴旺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链接: